Page 62 - CHINESE_FullText
P. 62
謹提供一些背景資料以說明供應不足的嚴重程度:在 1997 年至 2010 年期
間,每 100 個初婚、活產嬰兒和離婚數字總和,市場上平均有 24 個新單位落成。
此比率在 2011 年至 2015 年期間急劇跌至僅 10%(圖 11)。
圖 11. 一手私人樓宇供應、結婚數目、離婚數目和本地嬰兒出生*數目
平均值(1997至2010))
平均值(2011至2015))
平均值(1997至2010 平均值(2011至2015
24% 10%
10%
24%
初婚數目
本地嬰兒出生數目*
離婚數目
新私人樓宇供應
新供應佔結婚、離婚及本地嬰兒出生數目的百分比(右軸)
註: (*) 只包括父母均為香港永久居民的嬰兒。
資料來源: 政府統計處、差餉物業估價署及立法會。
另一項支持潛在需求的因素是住宅物業市場穩健的資產負債狀況。根據最
新數字,本港近三分二(65.5%)自住業主已償清其物業的按揭貸款(圖 12(a))。
在負債方面,自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於 2009 年收緊按揭貸款要求,新造按
揭貸款的平均按揭成數一直穩步下降(從 64% 跌至 50%)。此外,這些新造按揭
貸款的每月供款佔入息比率一直徘徊於 35%,處於 2010 年以來最低水平(圖 12
(b))。儘管短期波動無可避免,從穩健的資產負債狀況和經濟承擔能力可見,
市場上基本住屋需求相當強韌。
圖 12. 選定的私人住宅樓宇負擔能力指標
新批出住宅按揭貸款:負擔能力指標
*
註: (*) 數字基於《2015香港貧窮情況報告》估算。
資料來源: 《人口普查》、 《2015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及香港金融管理局。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