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CHINESE_FullText
P. 78
4. 土地儲備
推動任何大型土地發展計劃必須高瞻遠矚,才能成功。依循這基本理念,
本章會指出土地儲備對滿足香港未來空間擴展和住屋需求的必要性。
4.1 土地供應策略的連貫性和持續性
從上一章的分析清楚可見,就中長期大型土地發展計劃而言,從法定規劃
程序到樓宇竣工,所花費的時間極為漫長。改變土地用途及其他相關法定程序可能
非常繁複,而且收地、拆遷、安置、補償等問題變得日益錯綜複雜。正如第三章所述,
業權大部分屬私人擁有而土地用途各有不同的新界棕地,其發展可能需時十年以上。
因此,我們不同意任何以發展棕地優先的土地供應策略,同時亦反對偏重任何土地
供應途徑。相反,我們支持以多管齊下的方式增加土地供應,當中應涵蓋短、中及
長期措施。
由於大型中長期項目需要長時間作全面規劃及施工,政府應謹慎行事,採
取有系統和持續的土地發展方式。然而,當房屋市場在 2000 年代中期開始從谷底
反彈,政府在土地供應策略的連貫性和持續性方面,仍有不少改善空間。
在首份報告中,我們分析了整體香港社會如何因土地供應長期滯後於市場
變化,付出了沉重代價。報告指出,土地及房屋供應長期滯後導致本港住屋價格急
速飆升,亦令住宅和商業租金上漲,因而削弱香港經濟的競爭力。此外,由於土地
短缺,醫療系統也開始超出負荷。
1990 年代末至 2000 年代初,本港陷入經濟衰退,房地產市場低迷,政府
決定暫停土地和房屋供應。考慮到當時情況,有關決定無可厚非。然而,事後看來,
難免使人懷疑,假如政府十年前開展法定規劃及工程可行性研究,香港會否仍面臨
當前的房屋危機。事實上,過去幾年,政府重新提出了不少近 20 年前公佈,但後
來被擱置的大型新發展區項目。
以下列出 1990 年代末因應 1996 年「全港發展策略檢討」而提出的大型土
地發展計劃,以及近年提出的發展計劃,以供比較(圖 30、31 及 32)。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