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CHINESE_FullText
P. 91
6. 加快土地發展程序
要解決香港嚴重的土地短缺問題,我們認為填海和新市鎮發展是最重要的
方案。然而,面對當前問題,政府應盡更大努力,盡量提高珍貴土地資源的使用效
率,盡快釋放空間應付各種各樣的社會需要。我們將在本章探討三個方向,在短中
期使更多不同類型物業的空間得以在更短時間獲得釋放。
6.1 增加發展密度
正如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先生指出,增加住屋供應不能單靠長遠土地發展項
目。因此,本屆政府早在上任時,已推出多項政策措施以增加土地和住屋供應。其
中一項措施是提高發展密度,從而在一些已完成城市規劃及其他法定程序的用地
上,盡快提供更多住宅單位。
事實上,自 2013 年以來,並截至 2016 年 8 月,政府已成功獲城規會批
准放寬42幅住宅用地的發展限制(提高住用地積比率及 / 或放寬建築物高度限制),
合共釋放出額外 340 萬平方呎的建築樓面面積,相當於約 8,000 個單位(表9)。
表 9: 政府近3年放寬密度的土地列表
地區 地皮數目(幅) 額外增加樓面(平方呎) 額外增加單位(伙)
2013
將軍澳 4 341,010 433
葵涌、荃灣 3 130,370 164
屯門、元朗 2 91,380 170
啟德 4 365,450 1,020
2014
沙田、馬鞍山 5 645,320 1,338
屯門、元朗 4 158,330 246
粉嶺、上水 3 97,670 209
葵涌 1 7,800 14
2015
啟德 13 1,397,830 3,900
元朗 1 4,310 2
上水 1 149,620 260
2016
葵涌 1 37,670 91
總數 42 3,426,760 7,847
資料來源:城市規劃委員會、香港經濟日報。
正如表 9 所示,因應發展密度提高而新增的額外空間,有相當大部分位處
啟德新發展區。上述 42 幅用地當中,有 17 幅(約 40%)位於啟德新發展區,在過
去四年共新增約 176 萬平方呎(約 51%)的額外住宅建築樓面面積。
我們認為當局可考慮進一步放寬啟德,以至其他新發展區或新市鎮發展項
目的限制。因應上述政策調整,規劃署最近發佈了最新版本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