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CHINESE_Housing
P. 28
被摧毀,所有家庭的收入均會減少。
相反,如果容許市場存在,較貧窮的家庭便可以分享若沒有市場便會喪失
的土地價值。這樣,他們會將土地資源更用得其所,令所有人的收入提高,這是雙
贏局面,亦彰顯社會公義。
採納「補貼置業計劃」讓公營房屋單位可供租住或購買,租戶亦可以選擇
先租後買。如果這些房屋單位的價格定於低收入家庭都能負擔的水平,他們便會更
願意購買。而只要有關定價能至少悉數抵銷發展費用及間接成本,政府便能夠透過
套現土地價值來抵銷提供資助房屋的一切成本。這些低收入家庭不用花費社會一分
一毫便能夠受惠。這樣有助減輕政府開支的壓力,令政府可以將有限的收入用於其
他用途。
「補貼置業計劃」可以令社會更公平,令資源可供每人享用,人們亦有更
大的選擇自由,建設更美好的社會。將香港的置業率提升,政府便可以有更多資源
重新分配於其他有需要的範疇。
雖然第一份報告主張僅對新建的公屋單位實施「補貼置業計劃」,但現有
公屋單位亦有私有化潛質。有鑑於房屋問題刻不容緩,假設社會樂意接受「補貼置
業計劃」,那麼讓現時的公營房屋住戶同樣根據「補貼置業計劃」的機制購買單位
及補價,有助實踐社會公義。
33